期待!“非接觸式尋車臺”即將在這座高鐵站批量投用
日期:
2022.10.18
日前,在湖南省常德高鐵站建設現場,一派機器轟鳴的熱鬧景象,1500多名建設者奮斗在高鐵建設的第一線,為早日建成通車不斷努力。作為國家鐵路網區域性樞紐,常德站南站房預計于2022年底具備開通運營條件。
屆時,搭載東超科技「可交互空中成像」技術的“非接觸式尋車臺”也將在常德站·南廣場地下停車場投入使用。據悉,首批10臺設備現已全部調試完成并交付,后續將根據高鐵站整體項目進度,逐步推進全面落地。
△ 建設中的常德高鐵站
△ 尋車臺(南廣場地下停車場)
「新建常德站」位于常德市武陵區,站房建筑面積為59977平方米,站場規模為9臺20線,車站采用“上進下出”的高架及線側式候車模式。車站通車對于優化湖南交通運輸結構、促進沿線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。
隨著國內汽車保有量的持續增長,新型建筑項目的停車場也越建越大。停車場內部結構復雜,各種通道、出入口縱橫交錯,在為市民停車帶來便利的同時,也讓不少車主遭遇 " 大海撈針 " 的尋車痛苦。因此,智能化、便捷化的尋車設施已成為停車場的剛需。
△ 現場工作人員試用“非接觸式尋車臺”
作為現代化高鐵站,高科技的應用必不可少。于常德站首次應用的“非接觸式尋車臺”,可將常規設備的操作界面于空中直接成像,無需任何實體介質,用戶點擊空中畫面,即可實現車牌查詢、車位查詢、路徑查詢等功能,全程無需任何實物接觸。
設備“非接觸”的特性,不僅操作起來科技感十足,還可有效防止公共場景下物理按鍵、屏幕表面細菌、病毒殘留導致的交叉感染問題。
△ “非接觸式尋車臺”實拍(常德站停車場)
當前,我國已成為世界上高鐵運營里程最長、在建規模最大、高速列車運行數量最多、商業運營速度最高、高鐵技術體系最全、運營場景和管理經驗最豐富的國家。高鐵作為中國領先技術的代表,高科技的率先應用已是必然。
△ 非接觸式智能閘機(效果圖)
除停車場的智慧尋車系統外,可交互空中成像技術在高鐵系統的應用還有諸多應用空間。通過搭載該技術,有助于實現高鐵站內的自助閘機、自助售票機以及車廂內的公共衛生設施的智慧化升級,提高傳統設施的交互科技感與安全性。
△ 非接觸式設施(效果圖)
高鐵車站是高鐵路網的重要節點,在部分大中城市作為高鐵綜合城市交通樞紐,如何構建智慧高鐵綜合交通樞紐已經成為日益受到關注的問題。下一步,公司也將持續發揮核心技術優勢,通過與跨行業伙伴合作,加快推動相關集成產品的落地,助力高鐵場景設施的智慧化升級。